目前分類:靜坐 (15)
- May 11 Sat 2013 19:17
靈性的實相(探討靜坐與靜坐的體驗)
- Jan 29 Tue 2013 00:45
第四堂課(鬆身、問訊、禮佛、靜坐)---
- Dec 18 Tue 2012 20:55
個人自修和集體共修有什麼不同?
- Dec 06 Thu 2012 17:15
禪的真義以及另一個角度
禪的真義以及另一個角度
禪或稱禪那為梵文,意為「靜慮」或「靜思惟」,六祖惠能示眾云:善知識,何名坐禪。此法門中無障無礙,外於一切善惡境界,心念不起,名為坐,內見自性不動,名為禪。善知識,何名禪定。外離相為禪,內不亂為定。外若著相,內心即亂。外若離相,心即不亂。本性自淨自定。只為見境思境即亂,若見諸境心不亂者,是真定也。善知識,外離相即禪,內不亂即定。外禪內定,是為禪定。
- Nov 10 Sat 2012 01:22
楞嚴經五十陰魔白話版 <三>
- Nov 10 Sat 2012 01:21
楞嚴經五十陰魔白話版 <二>
- Nov 10 Sat 2012 01:15
楞嚴經五十陰魔白話版 <一>
- Oct 09 Tue 2012 01:37
轉載-鼻頭藏著大秘密(身念住)
閺仙註:
- Oct 08 Mon 2012 15:05
轉載-孫倫內觀禪修法(閺仙注釋)
- Jul 01 Sun 2012 04:01
習 止 觀 坐 禪 法 要2
行者於初坐禪時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。念念不住。雖用如上體真止。而妄念不息。當反觀所起之心。過去已滅。現在不住。未來未至。三際窮之。了不可得。不可得法。則無有心。若無有心。則一切法皆無。行者雖觀心不住皆無所有。而非無剎那。任運覺知念起。又觀此心念。以內有六根。外有六塵。根塵相對。故有識生。根塵未對。識本無生。觀生如是。觀滅亦然。生滅名字。但是假立。生滅心滅。寂滅現前。了無所得。是所謂涅槃空寂之理。其心自止。起信論云。若心馳散。即當攝來住於正念。是正念者。當知唯心。無外境界。即復此心。亦無自相。念念不可得。謂初心修學。未便得住。抑之令住。往往發狂。如學射法。久習方中矣。二者修觀有二種。一者對治觀。如不淨觀對治貪欲。慈心觀對治瞋恚。界分別觀對治著我。數息觀對治多尋思等。此不分別也。二者正觀。觀諸法無相。並是因緣所生。因緣無性。即是實相。先了所觀之境一切皆空。能觀之心自然不起。前後之文多談此理。請自詳之。如經偈中說。
諸法不牢固。 常在於念中。 已解見空者。 一切無想念。
- Jul 01 Sun 2012 04:00
修 習 止 觀 坐 禪 法 要
卷三 止觀禪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