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定期篩檢 抓出青光眼
【聯合報╱記者劉惠敏╱台北報導】
2008.03.06 03:15 am
 

若視力突然模糊又伴隨頭痛、惡心,甚至視野缺損,要小心,可能是急性青光眼;但慢性青光眼往往無明顯自覺症狀,不少患者察覺時,視神經受損已達40%,醫師提醒民眾定期篩檢。

今天是全球第一屆世界青光眼日,台北榮總眼科部青光眼科主任劉瑞玲指出,青光眼是全球「致盲率」第二名的眼疾,第一名是白內障,但白內障可以手術治療,青光眼卻是症狀不明顯、致病機制多元,治療棘手,但只要定期檢查,及早發現、遵照醫囑,患者還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、工作。

劉瑞玲說,「無聲無息出現」是青光眼的可怕之處,且華人罹患隅角開放青光眼比例較高,加上人口老化、國內高度近視人口增加,青光眼患者日益增加,罹病年齡卻下降。

三總眼科部青光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,30歲以下年輕族群罹青光眼人數愈來愈多,若有家族史,罹患機率大幅提高4至9倍。
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初估,2010年全球將超過8百萬人因青光眼失明,台灣2004至05年就診人數已超過5萬人,世衛推估青光眼的平均罹患率達1.37%,保守估計國內約有卅萬以上「隱形」患者,不自覺罹病或沒有採取任何醫療行為,不少患者察覺時,視神經受損已達40%以上。

「不要太鐵齒啊!」因青光眼導致失明的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系助理教授林聰吉,特別以自身的例子提醒大家。10年前,才33歲的他,為了參加慢跑、拿下700度近視眼鏡,打算去配隱形眼鏡,才發現兩眼眼壓超過40釐米汞柱,是正常人眼壓兩倍,視神經已損壞95%以上,被醫師預告失明的命運。

歷經十次開刀、治療,與青光眼纏鬥10年,林聰吉最終還是失去所有視力,但樂觀的他積極面對生活,做最壞的打算,現在他不但利用有聲電腦製作投影片教學、掃描書本內容再利用發聲軟體閱讀,還自行架設網站,是學生眼中熱心教學的老師 。

呂大文提醒,青光眼唯有提早發現,才能及早治療,建議40歲以上民眾每年定期至眼科檢查,除了視力、眼壓檢測,還包括眼底鏡檢查、視野檢查,來觀察視神經有否異常,但有家族史者,最好17歲以後就開始定期檢查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林柏 的頭像
    林柏

    揭諦草堂

    林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