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心轉念馳,奔走四方,修心者能究原來之本性,若識本心皆無生,求得自性向天行,修心之根本乃由自性中去體會,於體會中再行持。眾生皆盲於迷昧(惑),亦忙於功利,但不忙於心性之追求。使自性日日污染,日日蒙塵,致使本性不但無法清明,再造下了累世之冤愆。此乃在於心性中無法去體會,人生在世是為了什麼?追求什麼?皆盲也,忙得不可開交,實令仙佛徒感奈何。世人未醒,若論至此,真可令仙佛同灑淚流,真是可嘆方可悲!

 

心是原來房內之主器,在乎於念識中,呼呼喚喚。人之眼耳,可說是人之最外之原識,由此原識所觀聞而傳達於意識當中,由心性再向外傳呼手足鼻口身而行動,成之善惡因緣,由此善惡因緣造就生生世世,恩恩怨怨之業因。若能以此而形成善風則天之大幸,若造下惡孽者,則令諸天仙佛感嘆悲哀。如此必先教導識知善惡動發之時,應用理智去判斷,是否由眼耳傳述進入意念中,(即是今世人言,必先經過大腦思考)發號施令,何者該為之,何者該捨之。如此則可令眾生在於起心動念之初,先下善念之種籽,於此種籽中,再發出善行,則人生將有美好之未來。
 

心能主宰人之行為,此心與性同屬一體,但不同原由。「因之心動念轉時,藏識尚未發,心動念轉意識已明。」由心中發令必成為一切因緣之原動力,如此必有善惡念頭之初發,由此發行(動)再教身、口手足之行使,必使人有行為,但此行為中若能利益眾生,利益社會,則為「公善」,若再能利益自己,能兼善顧之,於人生中必有美好之將來。否則將此「善念壓抑,惡念昇起」,若只圖利益自己而損害社會大眾(他人),其惡則轉成業因而發芽,俟時機成熟之時,其惡果亦由自己承受,此乃眾生累世恩恩怨怨之原由在此。

天道設教,必教眾生「明乎善惡因果」,由「念動初始中,去教化去改變」,能創造眾生及自己之未來,而設教之目的亦是在此。但此非是設教之最終目標,必須教導眾生循序漸進,按步就班,一步踏穩再進一步前行。「大道心燈」天書著作之緣由,也是在此。以此教導眾生明白如何去做,又如何做,如何一步一步來修,形成以啟教向道之前進,不再受業因,受惡緣所牽纏,而萌生退志。茲此上天之普化已邁入新的階段,非是往昔闡教之方式,因而有所不同。故上蒼仁慈再於眾生個人心中,去點(燃)亮起個己之「心燈」,眾生未明自己心中之燈光,閉隱於內而不顯,若形於外,必與聖神仙佛豪光蓋頂則相同,祇是眾生未明如何去點亮個己之「心燈」而已,聖神仙佛亦是由眾生修持而成,非是一步可登天,如此必令眾生徒感修道無啥稀奇,祇是如此而已,因而必會讓眾生棄之如敝屣,如復之事應如何修心,進而將心燈點亮,則視眾生如何去取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林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