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了凡四訓大意 ─ 改造命運的祕訣

淨空法師講述

淨空法師於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七日在澳洲淨宗學會講《了凡四訓》 大意,為時五日。華藏講記組親聆音帶,摘要記錄,順文整理, 草成此篇,供養讀者。

〈載自淨空法師專輯網站:www.amtb.org.tw
本篇全文:http://www.amtb.org.tw/pdf/19-13jiangji.pdf
http://beauty.pchome.com.tw/myroom/tony168324/article/1322925932

演講緣起

此次到澳洲,參加多元文化活動中心破土典禮。藉此機會, 大家要我將《了凡四訓》的大意講一遍,我想這也很好。印祖啟示: 盡形壽竭力提倡印送數百萬冊。悟知三書乃世出世學必具因基。

現前時代動亂至極,正是《彌陀經》所說的「五濁惡世」。 由於人心不善,造作十惡業,感得大災難。佛弟子應以何種態度, 看待此事?印光大師在《了凡四訓》的序文中,講得非常之好。 印祖生於清末民初,是淨宗一代祖師,一生中弘法利生,令人敬佩。 他是陝西人,家鄉口音很重,說的話大家聽不懂, 所以在弘法上有語言的障礙;因此,他是以文字來弘法,即現在的《 印光大師全集》。他一生當中,講經說法只有一次,在「 上海護國息災法會」上,講了七天的開示,最後傳授三皈五戒。 這是他一生唯一的講演,但是以印送經書、善書來弘法利生, 可說是盡了一生的努力。

印祖在世時,倍受中國佛教界的推崇,至今提起印光法師, 無人不尊敬。其一生所印之經書中,以《了凡四訓》、《 感應篇彙編》及《安士全書》,分量最多,超過三百萬冊。 大量印行流通這三種書,這是為了挽救現前劫難。 要想挽救現今災難,佛法雖然好,但是來不及了。佛法太深, 懂得的人愈來愈少,依照佛法修學的人也愈來愈少。 而這三種書籍比較通俗,確實可以挽救目前的災難。

西方有許多預言家,就像《了凡四訓》裡的孔先生一樣,博學多聞, 精通天文地理,所以對於許多事情的推論相當正確。 但是他們只知道這些現象的發生,不知道如何去化解, 所以都說是世間人造作罪業,違背上帝的意思, 上帝發脾氣要懲罰眾生,這是他們的理念。這是只知其一, 不知其二。我從這些地方體會到,印祖大量宣揚此三本書的用心。 我請翻譯組的同學,趕緊將《了凡四訓》譯成英文,向全世界流通, 讓大家知道:劫難是我們自己造的,我們有能力去化解。 真正了解其所以然之理,才有辦法救自己,幫助別人。

四訓宗旨

《了凡四訓》是袁了凡先生對兒子的教誨,教他如何做人處事、 如何消除災難、如何修善積福。在中國, 用這些話勉勵下一代的人非常之多,不只了凡先生一人。 因為了凡先生是虔誠的佛教徒,所以佛門一些高僧大德替他宣揚, 特別是印光大師,所以才有這麼大的流通量,對社會造成影響。 但是我們要知道,自古至今,像了凡先生這種修學成就的, 不勝枚舉。總而言之,此書是說明因果的道理,要我們深信因果。

此段分成「總示」與「別明」,先做整體介紹。

人定數、事定數

人有定數,事也定數。定數就是一般人講的命運, 命運確實是能夠推算出來的。不論中國人、外國人,對算命、看相、 看風水都很有興趣。

「迷」有,「悟」無

雲谷禪師講得好,「定數是迷了就有,覺悟了就沒有」。 六道凡夫迷,四聖法界也迷,還沒有覺悟, 超越十法界才是真正的大聖。迷悟的標準就是見性, 明心見性才稱為「悟」,沒有明心見性都是「迷」。 迷就落在數量裡,高明的人就曉得你生生世世的命運;佛菩薩、 大聖有這個能力,小聖這個能力就有限。經上講, 阿羅漢能知道一個人過去五百世,及未來五百世, 這比孔先生高明多了;孔先生只能算一世,來世就算不到了。

命運怎麼來的?從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來的。 佛為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,六道輪迴的起源, 就是妄想分別執著。六道輪迴本來沒有,是自己造的,自作自受, 不是別人給你安排的。妄想分別執著,總稱為煩惱。 執著是見思煩惱,分別是塵沙煩惱,妄想是無明煩惱,這三種煩惱, 每一種都是無量無邊。我們具足了這些煩惱,所以才變成這個身。 身是煩惱的果報,環境也是煩惱的果報。煩惱有頭數, 所以命運就能夠推算得出來,像孔先生為了凡先生算命, 就算得非常準確。《了凡四訓》我曾經詳細講解過,也印成書, 我將此書換了一個題目,叫「改造命運,心想事成」, 全書的內容就是這八個字。所以覺悟非常重要。

迷:未能無心,陰陽所縛;盛衰興廢,皆有定數。

「無心」就是無妄想分別執著。執著這個身是自己,用自己這個身, 與外面所有一切人事物對立,這是迷惑,這是不覺, 所以就被陰陽所纏縛。中國人講陰陽、氣數,外國人講磁場、 環境的干擾。人事環境、物質環境干擾,你就不自在, 心裡常常會產生變化。

「盛衰」是對人而言,人在一生當中,命運五年一轉, 有最好的五年,也有最壞的五年;命運是有週期性的, 所以有盛有衰。「興廢」是對事而言,事業有興旺的時候, 也有失敗、衰退的時候。盛衰興廢,「皆有定數」。 世間看相算命的,推算得非常正確,但是無法改造命運。所以,聽天 由命,隨業流轉。

了凡先生在少年時,遇到孔先生替他算命, 算他一生的壽命到五十三歲,作官可做到縣長。五十三歲壽命到了, 應當辭職回到家鄉,落葉歸根。他每年拿國家多少待遇, 考試第幾名,都算得很準,了凡先生一對照,一點都沒錯, 所以就深信不疑。既然一生的命都已定,所以心就定了,沒有妄想。 世間人追求功名、財富,而了凡先生沒有這個念頭, 因為他曉得命裡沒有的,求也求不到,所以乾脆就不想了。後來, 他和雲谷禪師在禪堂裡,坐了三天三夜,沒有打一個妄想。 禪師很佩服他,「你的功夫了不起,一般人做不到」。他說:「 我的命被人算定了,打妄想也沒有用。」雲谷禪師聽了哈哈大笑說: 「我以為你是聖人,原來你還是個凡夫。」了凡先生是個標準凡夫, 因為他不造惡也不造善。他就照著孔先生批的命去過日子, 隨業流轉。實在講,這也是很可悲,一點都不自在。 遇到雲谷禪師的教導,他才明白、覺悟。

有妄想分別執著,這是迷;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那是悟。六道凡夫, 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有;四聖法界的眾生〈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〉, 有妄想、分別,沒有執著;若連分別也沒有了,就超越十法界, 住一真法界。

《華嚴經》上,毘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是一真法界, 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也是一真法界。 十方諸佛所住的報土都是一真法界,必須要斷盡執著、分別, 妄想斷一部分;妄想是最難斷的,並沒斷盡, 所以一真法界裡還是有階級。《華嚴經》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 就是有四十一個階級。階級從哪裡來的?妄想愈少的階級愈高, 妄想多的階級就低。但是妄想最低限度要破一品,「破一品無明, 證一分法身」,就是圓教初住菩薩,跟諸佛如來思想見解都相同。 由此可知,十法界是自己造的,六道是自己造的, 三惡道也是自己造的。造善因得善果,造惡因得惡報, 業因果報絲毫不爽。所以要度自己,決定要破分別、執著。破分別、 執著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困難,這是無量劫來的習氣煩惱, 豈能容易斷得了!

十方諸佛剎土中,為何偏讚西方極樂世界?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弘願,確實與諸佛如來不一樣。 諸佛如來的剎土,要是不斷分別、執著,決定去不了; 但是西方極樂世界,不斷也能往生,方便在此地。 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品,能夠斷執著,就生方便有餘土; 若連分別也斷了,決定生實報莊嚴土;統統沒有斷,分別、 執著都還有,則生凡聖同居土。但是都能往生, 這是十方一切諸佛世界所沒有的。雖說分別執著不斷也能往生, 倘若我們現在天天造罪業,還是不能往生。 西方極樂世界往生的標準,雖講煩惱不用斷,但是要能力控制。 控制比斷容易太多了,我們能做得到;若要斷,實在講做不到。

用什麼方法控制?這個方法既簡單又容易,就是分別、 執著念頭才起,一句「阿彌陀佛」將之壓下去,這是真用功。 不能讓分別、執著繼續發展,發展下去就造業了。所以念頭才起, 佛號就要提起來,古人講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要覺悟得快; 覺就是念佛。這像石頭壓草,壓久了,功夫就得力, 這是我們可以做到的。在日常生活當中,執著逐漸淡薄了; 執著就是為自己,為自己的念頭淡薄了。功夫好的, 為自己的念頭沒有了,起心動念都為社會、為眾生,不再為自己。 能達到這種境界,即是「功夫成片」,也就是功夫得力,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把握。

諸位要知道,世間是一場夢,世間全是假的,沒有一樣是真的, 何必造作罪業!真正覺悟、真正明白,不會再造罪業,不再做傻事。 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從心地上改變過來。過去迷的時候, 總想控制別人,管別人的事情,佔有一切人事物。而控制、 佔有的念頭,就是造業的第一因素。覺悟的人把這些放棄了, 不再有控制、佔有一切人事物的行為。能夠把這些放下, 就得大自在,真正身心安樂、福慧增長,這是真正的福報, 真實的智慧。我們的智慧福報,就是被「控制、佔有」障礙了, 所以自己本有的智慧不能現前, 本來性德具足的無量福報也不能現前。這個道理,若不是佛說明, 我們決定不會知道。

悟:禍福轉移,操之在人;積善斷惡,災消福來。

禍福操縱在自己手上。命運是自己造的,所以自己可以改變命運。 能把自己捨棄,一切為社會、為眾生,就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。 因為諸佛菩薩就是這個心願,你的心願與諸佛菩薩完全相同, 立刻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。我二十六歲學佛,親近章嘉大師, 大師教導我,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。倘若有求沒有應, 決定有障礙,障礙是自己有業障。懺除業障,所求的就現前了。 佛家講修行,有無量法門,其實任何法門都是懺悔法, 只是懺悔的方式不同,效果是相同的。我們一定要懺悔,懺悔什麼? 為自己是錯誤的,我們想求名、求利,求別人恭敬,都是錯誤的。

很多人來澳洲,是為了找一個福地,這是不是福地?不見得。 什麼地方最安全?修福積德最安全。災難來了,共業我們不能抵禦, 但我們有好地方去,移民到極樂世界。何況真正覺悟之人, 沒有生死的觀念,沒有時間的觀念,生命決定是永恆的。 我們將來的生活,會愈轉變愈殊勝,愈轉變愈好,境隨心轉。所以, 歸根結柢,修心重要。

中國古老的祖先,充滿了真實的智慧;以現代眼光來看, 許多諸佛菩薩示現在中國。中國的文字是智慧的符號,此地講的「 禍福」二字很相似,教我們禍福要認清楚。世間許多人把禍當作福, 把福當作禍,遠離福而去親近禍害。這些文字符號,能令你開智慧。

「積善斷惡,災消福來。」我們今天移民要找好地方,到哪裡找? 在心地上找。外面境界是找不到的,若在外面境界上真的找到了, 就可以消災免難,那因果定律也推翻了,命運的說法也推翻了, 哪有這個道理?因果道理連諸佛如來都不能推翻,都無法改變, 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。轉變完全要靠己覺悟,覺悟的人才積善、 斷惡。災從何處來?從惡的念頭、思想見解、行為,招來災禍。

戰爭是人為的最大災禍,這是與一切眾生結惡緣而產生的。 我們在佛典中,常讀到一句話,「假設要世間沒有戰爭, 除非不食眾生肉」。倘若世間人吃眾生肉,戰爭就決定不能避免。《 楞嚴經》云:「人死為羊,羊死為人」,人吃羊肉, 羊死了來生變人,人死了來生變羊,吃來吃去,冤冤相報沒完沒了。 報復不會報得恰好,每次報復都過頭,就會造成大的毀滅。

澳洲政府推動多元文化,這是智慧的作法。其目的是希求社會安定、 世界和平,大家都能夠消除種族教的歧視,消除一切誤會、隔閡, 使不同的種族、不同的文化,共同生活,互助合作、共存共榮。 實際上,最初推動多元文化的是釋迦牟尼佛, 釋迦牟尼佛講的第一部經典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 這部經記載有一百七十多種不同的族群,比我們現在會還多。 不同的種族,不同的生活方式,不同的思想,不同的信仰, 種種不相同,他們都能夠和睦相處,都能夠踏進華藏世界。 佛為我們展示一個榜樣,不同的族群能夠和睦相處。 我們應當向他們學習,應當和睦相處。所以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 就是和合各種不同文化族群的教材,正是解決現世界上無法解決的 問題。

今天我參加破土典禮,聽到每個宗教領袖為破土祝福,祝詞都很好, 但是若不能落實,還是於事無補。最後輪到我講話,我提醒大家, 我今天的祝福,是希望所有宗教領導人的祝福都能落實。 要怎樣才能落實?心量要大。佛家講: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 要有大心量,要放棄對一切人事物的控制與佔, 這些祝福就落實了。若還有不平之心,我比別人高一等, 人家都不如我,永遠不會落實。所以,《華嚴經》 給我們最大的啟示,就是萬法平等,我們要深深體會這個道理。

佛在經中說,虛空法界一切眾生,與自己是一個生命共同體。 此生命共同體即是法身。一切諸佛如來有法身,我們也有法身, 我們的法身與佛的法身是一個身,不是兩個身。證得法身, 就成佛了。譬如一個人身,身體是多元文化,眼睛是一個族群, 耳朵也是一個族群,每個器官都是一個族群, 所有族群共同一個生命。每個族群都第一,眼見第一,耳聽第一, 鼻嗅第一,舌嘗第一,沒有第二,有第二就打架了。 這些族群一打架,人就生病了。佛了解整個虛空法界是一個法身, 所以個個第一,沒有第二。《華嚴經》中,一百七十多個族群, 個個第一。《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》,二十五位菩薩,個個第一。 個個都第一就平等了,這才能和睦。有高下、有第一第二, 就不能平等,就有爭執、鬥爭,問題就產生了。

學佛就是學清淨平等,知道一切人事物統統是平等的, 我們與諸佛菩薩也是平等的,生佛平等。「平等真法界」, 平等就是一真法界。換句話說, 所有一切差錯都是從不平之心產生的,不平就是迷惑顛倒, 不了解事實真相。所以一定要懂得,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。 在世法裡,一個學生犯過失,可以把他開除;在佛法裡,不能開除。 我們不能說眼有問題,就把眼睛挖掉不要了,這是病態,不是健康。 什麼是健康的?要幫助它,使它恢復正常。 所以佛法裡沒有開除人的,佛法的教,是要把惡人變成善人, 教化他,教導他、改變他。化即變化,惡變成善,壞變成好, 迷變成悟,凡變成聖,這是佛法教學的成就。

經上說得很好,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,一個人都不放棄。 把人開除,那是迷,是不負責任。教不好,要回過頭來反省己, 是自己不好,沒有辦法感化他。自己覺悟才會有進步, 決定不能把過失推給別人。真正佛菩薩, 將眾生的過失擔在自己肩上,好事推給別人,這是別人的功德, 過失都在自己,這是一個好老師,是一個負責任的老師。 決定不能把過失、罪業推給別人,此罪業極重, 比自己造作任何罪業都重。

佛法的教育,是一種深度感化的教育。將道理講清楚、講明白, 讓他知道善惡是報應的,若他還要造惡,將來受報他不會怪你。 不但要講清楚、講明白,更要發大慈悲心,做榜樣給學生看。 佛為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,佛的弟子們、菩薩、羅漢, 歷代的祖師大德,也都為我們做出好榜樣,這些都是我們的典型、 模範。我們要能夠觀察、體會得到,才明瞭應如何去學習。

我過去親近李炳南老居士,李老居士非常謙虛, 不以老師的身分來教我,而是以同學的身分自居。 他是印光法師的學生,所以他教我學印光法師, 其實他的行持與印光法師沒有兩樣。他的生活降到最低的水平, 一天吃一餐,生活非常節儉。他的衣服都是穿了三、四十年,內衣、 襪子都是有補釘的。他能不能過好一點的生活?能,他也有錢, 他是奉祀官府的主任祕書,階級很高,待遇也很豐厚。 還兼了兩個學校的教授,都有收入。但他把所有的收入, 除了生活費用之外,全都做慈善公益事業。他的一生, 念念為利益眾生,念念想幫助社會。他教學非常認真, 在台中講經三十八年,從未休息過,不辭辛勞。要上班、教學, 還要看病,他的醫術非常高明。生活過得那麼艱苦, 一絲毫不敢浪費。

這些大善知識做出榜樣給我們看,我們要效法、學習,一切為大眾。 建立道場也是為了這個地方,不為自己。 我對於道場沒有一絲毫留戀之心,台灣道場捨棄了, 美國的道場也捨棄了,一點念頭都沒有。我過得很自在, 這是積善修福。為大眾做是積善修福,為自己做是造罪業。 這些眾生供養的錢都是因果錢,「施主一粒米,大如須彌山, 今生不了道,披毛戴角還」,這是說還債之前還要墮地獄、 變餓鬼來受罪,罪受滿了,再變畜生來還債。這些錢現在用得很在 ,將來還起來就不自在了。印光法師對於信徒供養的錢, 全部都印經書布施,這是法布施。我一生學印光法師, 所有信徒對我的供養,我全部都拿去印書。

新加坡的李木源居士,我教他怎麼做,他很認真、努力, 所以感應不可思議。道場非常興旺,天天在進步。怎麼進步?改過。 李木源居士心胸廣大,任何人對他的批評,無論是善意、惡意, 統統接受。只要提出來,他會認真思考,是過失就馬上改進, 天天在改過,所以這個道場日新又新。對一切人常存感恩之心, 不論是善意、惡意,都以感恩之心來對待,這是佛菩薩,這是學佛。 所以這個道場從上到下一千多人,滿面笑容,沒有意見、沒有衝突, 真正做到見和同解、戒和同修、利和同均。那個地方就是福地, 人肯修福、肯造福。我們今天要消災免難,不修福、不斷惡, 災就消不了。一定要把心轉變過來,要改心。

命自我造,數不能拘。

這是結論,命運決定是自己造的,自己也決定可以改造命運。 懂得道理、方法,就可以改造。我在沒有學佛之前, 很多人給我算命,都說我活不過四十五歲。我非常相信, 但不是迷信,因為我家裡好幾代長輩,都沒有超過四十六歲的。 還算出我沒有福報。幸虧我還有一點小智慧,遇到佛法還能夠理解, 還能好學,這就轉變了我的命運。

有一年,台北舉辦「仁王法會」,我講《仁王經》共二十天。 法會期間,遇到甘珠活佛,他跟我是老友。甘珠活佛看到我很歡喜, 他說:「從前我們都講你人很聰明,可惜沒有福報又短命。 但是這麼多年來,你講經說法,弘法利生,命運轉變了,不但長壽, 福報還很大。」所以一定要真修,才能改造命運,這是「佛氏門中, 有求必應」。沒有壽命可以求長壽,沒有福報可以求福報, 沒有求不到的。尤其不為自己,是為眾生求的,決定有求必應。

改造命運:

經訓─必具善根、福德、因緣

必須具足這三個條件。善根、福德都是宿世修成的。何謂善根? 明理是善根,信解是善根,接觸善知識,親近善知識, 對善知識的教誨能信、能解,這是善根。能行是福德,相信了肯做, 這是福德。人有善根、福德,佛菩薩會為你促成因緣,這就是感應。 善根、福德是能感,因緣就有應,佛菩薩會為我們做增上緣。

開示─須知道理、方法、境界

真正能懂、能透徹,改造命運就不難了。人在世間, 最難得的是壽命,壽命能夠延長,身體能夠健康,不容易! 這件事都能做到,其他的都是小事。尤其遇到念佛法門, 此因緣是無比殊勝。超越六道、超越十法界,往生不退成佛, 這是最難的,這件事都能做到,其他的事情,豈有不能成就的! 所以一定要曉得,不能成就,就如章嘉大師所講的,自己有業障, 一定要反省,要改過新。真正改過自新, 與諸佛菩薩立刻感應道交。念念為社會,念念為眾生,不為自己。 為社會、為眾生,就是真正為自己。為自己決定保不住自己, 因為無量劫來煩惱習氣罪業太重了,這一生縱使為自己而努力修學, 功德都非常有限,敵不過業力。念頭一轉,為眾生、為佛法, 就能轉變自己的業力,這個道理我們要懂。

立命之學

這是《了凡四訓》的第一篇。全文分兩段:第一段講「休咎有數」; 第二段是主題,「立命之學」。

休咎有數:慈雲寺遇孔公,試數皆驗。信生死榮辱、治亂興衰, 數皆前定。澹然無求。

了凡先生在慈雲寺遇到孔先生,孔先生為他算命, 斷定他一生的吉凶禍福。「休咎」就是吉凶禍福。「試數皆驗」,『 驗』是靈驗、準確,屢次的試驗都非常準確。所以算命、看相、 占卜,不是沒有道理的。真正有學問、有德行之人, 就會算得很準確。一般江湖術士靠不住,他雖能說對幾分, 實際上那是全憑經驗。因為他每天接觸的人多,看的人多, 就能揣摩一般眾生的心理。看你的言行舉止,就曉得你有什麼困難, 說些應付之辭,那個不準確。孔先生不屬於江湖術士這類, 他確實有學問、有修養、有道德。

由於試數皆驗,於是了凡先生深信不疑,知道一個人「生死」有命, 「榮辱」也有命。『榮』是一生發達,功名富貴;『辱』 是所希求的得不到,物質生活、精神生活非常困苦, 這都是命裡注定的。「生死榮辱」是講自己的一生。「治亂興衰」 是講家庭、社會,即佛家講的依報環境,就是自己居住的環境。『 治』是社會安定,『亂』是社會動亂。社會安定、動亂也有數, 國家的興衰、家庭的興衰,乃至於自己事業的興衰也都有數。 這是根據術數來推算的,就是現在講的數學,數學為科學之母。 中國最古老的術數,就是《易經》。一個人的一生休咎, 一個國家的國運,乃至於整個世界的種種演變,都可以從《易經》 卦象中推算出來。「數皆前定」,人的一生,乃至於生生世世, 都按照定數過日子,很少人能夠逃出定數。

了凡先生經過孔先生算定之後, 知道自己一生吉凶禍福都是前世注定的,所以「澹然無求」。 他的心定了,真正做到「與人無爭,於世無求」。 他畢竟是個聰明的讀書人,知道求也沒用,爭也沒用,正所謂「 命裡有時終須有,命裡無時莫強求。」了凡先生確實是個標準凡夫, 完全順著命運過日子,但這也比一般人聰明。 一般人不曉得這個道理,不了解事實真相,天天虛妄祈求, 這是妄念。不但求不到,還造作許多罪業,不懂修福、培福, 反而把自己命中原有的福報都折損了,這是最愚痴之人。

本篇全文:http://www.amtb.org.tw/pdf/19-13jiangji.pdf
http://beauty.pchome.com.tw/myroom/tony168324/article/1322925932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林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